春节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1-02-22 11:08:34浏览次数: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春节期间,人们往往作息不规律,不是省略了某顿饭,就是集中在某一餐吃,甚至暴饮暴食,这样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身体健康。那么,春节期间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呢?
1.饮食规律不能乱:过年期间,人的正常三餐规律往往被打乱,夜间的菜肴通常特别丰盛,由于睡眠推迟,早饭不吃、晚上猛吃,使得人的血脂、血糖、尿酸等容易升高,这对有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是很危险的,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还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所以,节日里老年人和本身就有一些疾病的人更要注意保持正常的饮食规律。
2.饮食原则不能忘:在品尝各种美味,大饱口福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搭配的基本原则:每餐均要荤素搭配、清淡少油,有绿叶菜,肉畜类不能太多,主食不能太少,豆制品和奶制品不能缺。
3.暴饮暴食不可要:春节期间常常有很多人容易暴饮暴食,这是很不好的。消化器官的活动有一定规律,如果突然吃得太饱,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来进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胀得很大,肠胃蠕动困难,影响了正常的消化机能,情况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肠胃炎或肠胃溃疡等疾病。
4.零食糕点不可多:春节期间家里多备有各种花生、瓜子、点心和甜饮料,这些食物如果浅尝辄止也无不可,就怕是吃得太多,不但给胃肠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还会导致节日肥胖并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5.美酒往来不过量:春节期间美酒助兴是少不了的。但是过量地饮酒不仅有失仪态,而且对醉酒者的身体有害。酒精除了可以产生热能外,几乎不提供其他营养素,是一种“空热”。所以酒喝多了必然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这样很容易发生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不足,而这种不均衡的饮食是对身体很有害的。所以,喝酒一定要适量。
同时,节日需防“美味综合症”。逢年过节,常可见到有些人在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突然出现头晕脑胀、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心动过速、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而到医院就诊。近年来,营养学家和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这是因为食用美味佳肴过量而引起的“美味综合症”。专家指出,在病人食入的鸡、鸭、鱼、肉等鲜味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麸酸钠,它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可大大刺激人的味觉。食用此类鲜味食品越多,病人的症状越严重。如果一次摄入的麸酸钠总量达5克时,便有轻度症状出现;若一次摄入的总量超过30克时,即可出现重度症状。
预防节日“美味综合症”的关键是防止暴饮暴食。对美味佳肴应以品尝为主,一次不宜吃得过多、过饱,以防增加胃肠负担,诱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其次是在烹调菜肴时,可不加或少加味精,以防麸酸钠超量,使症状加重;还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体内毒害物质的排泄过程。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也不必惊慌失措,轻者休息一下即好,症状重应及时就医。
衷心祝愿朋友们过一个健康、平安、愉快、祥和的春节!
摘自《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