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以下简称同济十院医疗集团)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党委书记姜成华、申康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于广军、同济大学医管处于德华处长等领导莅临现场。十院党委费苛书记首先介绍了主要来宾、集团成立背景。王兴鹏院长作为十院医疗集团的理事长,详尽地介绍了医疗集团总院(十院)和成员单位的基本情况、构想和展望,并为各成员医院授牌。我院领导沈哲、陈维开、戴荣祥等参加了揭牌仪式。沈哲院长作交流发言,全面介绍了高邮以及我院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十院医疗集团成立的特点和意义,并倡议各成员单位依托十院医疗集团平台,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发挥各自特长,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竞争能力,更好地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同济十院医疗集团是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为总院,以各加盟医院为成员,在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诸方面进行协作的互助组织。是依据国家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的精神与要求,有效开发和科学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效益,突破地域、医院级别和体制的局限,提高成员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满足社会公众基本医疗需求,经各成员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基础上自愿组建而成的医疗集团。
合作期间,同济十院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资产归属不变,独立法人地位不变,医院功能不变,独立自主地行使管理的职能不变。本医疗集团内部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总院通过医疗技术支持、管理指导、转诊绿色通道、人才培养等方式对成员医院进行帮助,在成员期内总院不收取成员医院管理费及冠名费。各成员医院可以使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医院”的品牌。各成员医院工作人员可以免费参加总院开展的各项医疗、护理、行政管理等学术讲座。总院优先接受成员医院在职人员进修、培训,免收进修、培训费用。集团内部可以在科研、教学、护理、继续教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总院通过培训、授课、研究生培养、联合申报课题、科研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成员医院的科研、教学、护理水平。鼓励和支持总院与成员医院的学科结对合作,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双方科室之间可以在聘请顾问、远程医疗合作、会诊绿色通道、指导手术与示范查房、专家及特需门诊、医疗专题培训和转诊病人方面全面合作。总院建立绿色通道,积极快速地接受来自成员医院的自费或医保转诊病人。对成员医院出面向总院联系求医的病人,总院在就诊、入院、手术、重要检查及治疗方面应予以优先进行,并由专门管理部门对病人就诊过程提供协助。对特需病人和VIP人群病人,予以特别的关心。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400张,在职职工近19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余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4个,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消化内科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硕士点、博士点30余个,硕士生导师75名、博士生导师26名。拥有包括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启明星计划等各类人才多名。近两年获得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4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医学科技进步奖10项。自1996以来,医院连续7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曾获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称号,连年社会满意度调查名列全市前茅。该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引进与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显著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如:胰腺疾病的诊治,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性玻璃体手术和综合治疗,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摘除术,眼眶病与眼整形治疗;冠心病和房颤介入治疗;复杂性骨肿瘤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微创手术;中医活血化瘀抗衰老研究;护理流程优化设计及专科护理建设;影像诊断与血管病介入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科手术,脑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糖尿病强化治疗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泌尿系疾病微创治疗;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及种植牙技术;呼吸系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急危重症疾病一体化治疗及妇科肿瘤微创治疗。
近年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通过人才队伍建设,使得该院学科建设处于蓬勃发展期,形成了以消化科、眼科、创伤急救、骨科、心血管病、检验等特色专科为龙头的医学专科发展框架。加强服务管理持续改进患者就医流程;以患者安全为核心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以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为准则不断完善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