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是第十七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在世界糖尿病日到来之际市人医举办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11月14日上午,在一楼门诊大厅内,公共卫生科的工作人员通过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资料、利用医院大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主题、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张贴糖尿病健康知识海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11月11日上午,在城市商务大厦广场的爱心驿站杏林志愿者们进行了糖尿病健康科普活动。志愿者们为前来的居民免费测量空腹血糖、血压。还向前来的广大居民普及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并利用食物模型讲解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指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不吃垃圾食品,饮食均衡多样化,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主动参加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三级预防理念。
11月10日上午,市人医内分泌科联合营养科在高邮镇金湾社区进行了健康义诊活动。通过“世界糖尿病日”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旨在呼吁人们关注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当前的医疗技术下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只能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会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需要坚持长期的治疗。
0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02、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1、糖尿病家族史
2、超重、肥胖
3、多食少动
4、年龄>45岁
5、出生时低体重<5斤
6、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03、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04、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有哪些?
无论您患有哪个类型的糖尿病,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所有治疗的基础,是整个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的预防和控制所不可缺少的措施。有些2型糖尿病病友,如能早期诊断,病情轻微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即可取得显著疗效。反之,若对饮食和营养治疗不予以足够的重视,您的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
一、饮食治疗的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
2、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3、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4、少量多餐,每日3~6餐。
二、饮食治疗的目标
1、为您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均衡营养膳食,改善您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2、纠正代谢紊乱,使您的血糖、血压、血脂尽可能达到理想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3、预防和治疗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4、帮助您尽量达到并维持合理体重。若您的体重超重,则您的体重减少的目标是:体重在3~6个月期间减轻5%~10%;若您是消瘦的病友,则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切记:采取饮食和营养治疗并不意味着让您完全放弃所喜爱的食物,而是按照您的饮食习惯帮助您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使您能够按照计划努力执行。
05、糖尿病患者有哪些运动推荐?
运动锻炼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身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2022年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发布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锻炼/身体活动最新建议,并指出:
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c)0.5%–0.7%。
抗阻运动通常会使力量、骨矿物质密度、血压、血脂、骨骼肌质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提高10%-15%,同时HbA1c降低3倍。
建议饭后活动(如散步),持续时间最好≥45分钟,餐后消耗更多能量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指南针对有氧、抗阻力、灵活性和平衡性四大类训练提供了具体的锻炼项目、频率等推荐。详见下表:
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运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