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邮市人民医院胃肠、血管外科赵裕新,况成才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一名50岁中年男性急诊行“微创经皮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已平安出院。
病例回顾
中年男子突发腹痛,家属立即送诊
几天前,50岁的李先生在家突然出现腹痛,家属立即送往当地卫生院就诊,予解痉止痛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腹痛持续不缓解,凌晨3点多至高邮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进行主动脉CTA检查显示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栓塞。
手术前(CTA图片)
术前CTA可见肠系膜上动脉内血栓栓塞,远端血管显影差,提示肠道严重缺血。考虑外科取栓麻醉以及手术风险大,赵裕新、况成才医师团队在完善术前检查后,决定为李先生进行“微创经皮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
手术中(术中造影图)
术中造影可见肠系膜上动脉内血栓充盈。
手术后
(术后造影图)
术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通畅,李先生的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一天腹痛彻底消失,术后两日血象即恢复正常,第三天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李先生因发现后能及时诊治,同时在胃肠外科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恢复的非常好,术后第4天便平安出院。
知识科普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6小时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避免发生肠坏死、肠切除以及短肠综合征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什么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栓塞,导致肠系膜上动脉急性闭塞、肠缺血、坏死等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虽然肠系膜上动脉具有广泛的交通支,但是急性栓塞后侧支循环短时间内无法建立,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区的肠管发生严重缺血。约15%的栓子栓塞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起始部,其余大部分在距起始部3~10cm的肠系膜上动脉主干。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后,产生反应性血管痉挛,进一步减少侧支循环血供并加重缺血。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主要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史(好发人群)、剧烈而没有相应体征的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胃肠道排空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来自何方?
①心源性栓子 引起本病的栓子主要来自于心脏,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房颤、心肌梗死的附壁血栓,心内膜炎和人工瓣膜上的赘生物。
②血源性栓子 常见的血管源性栓子来源为主动脉近端动脉硬化,动脉瘤产生的斑块自发脱落或导管操作时脱落的附壁血栓,少数栓子来自经胸腔内自右向左分流的静脉血栓。
③细菌栓子 偶见于血源性的细菌栓子所致,多见于脓肿或脓血症患者。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需要注意日常饮食的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①宜吃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牛奶等。②宜多吃粗纤维食物,促进肠胃活动,避免便秘。③宜食用易消化、清淡饮食。
饮食禁忌 ①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②忌食燥热、肥腻、煎炒等助热助湿的食物,忌食发物。③减少咖啡、浓茶等的饮用。④戒烟戒酒。⑤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腌制食物。
注意事项 ①注意少食多餐,饭后忌剧烈运动。②对于明确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可适当使用药物改善血管功能,调节血脂。③存在心脏瓣膜病等可能造成血栓形成的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医生介绍
况成才,男,医学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外科党支部副书记,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四肢动脉疾病学组委员;
扬州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会委员。
一直从事普外及血管外科临床、科研工作,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
科室介绍
我院血管外科是一个新兴学科,现已成为本地区专业范围广、技术水平高、人才梯队完善、设备先进的血管疾病诊治中心。
长期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专家教授技术交流,综合应用介入与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合理解决临床中的疑难杂症。
全身外周动脉静脉疾病的综合治疗(包括开放与介入结合),如:大隐静脉曲张的激光微创治疗,糖尿病足病综合治疗,血管狭窄和闭塞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支架置入术、动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静脉曲张等)、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的栓塞治疗、预防肺栓塞的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取出术、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各种血管造影诊断、静脉取血诊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