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宣传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际,市人医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相继在世贸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华园幼儿园和医院门诊大厅内进行“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讲座活动。
活动现场,公共卫生科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利用医院大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主题、发放宣传资料手册、健康教育宣传橱窗设置结核病专栏、手机转发防治结核趣味短视频;在世贸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华园幼儿园进行结核病防治的科普讲座、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此次科学准确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防治结核病的良好氛围,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倡导全社会关注结核病防治,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共同终结结核流行。
知识科普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可疑症状是咳嗽、咳痰大于2周、咯血或者血痰,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其他常见症状。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肺结核?
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居室每日开窗通风是最简单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1小时,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保持手部卫生等。
3.避免去拥挤环境或减少停留的时间,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结核患者的痰液要用纸包好焚烧,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通过增加营养,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不盲目减肥,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健康心理,均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5.卡介苗接种对象为新生儿,主要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对预防成人肺结核效果有限。
6.肺结核患者的餐具最好单独使用,家庭采用分餐制。患者排菌期间需要隔离,单独居住,无条件者可分床或分头睡。患者需佩戴口罩,以减少传播机会,保护身边人。
温馨提示:
高邮市结核病定点医院:高邮市人民医院
结核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六上午(4号楼结核门诊)
目前我国结核病实施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也就是由医生或家人看着病人服药,确保不漏服药、不间断服药。
患者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会导致治疗失败、疾病复发,甚至可能产生耐药。一旦成为耐药肺结核,治疗时间需要18~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费用更高,而且治愈率较低,甚至可导致死亡。如果传染给其他人,被感染者一旦发病也是耐药肺结核!
所以,一定要遵从医嘱,不能根据症状的有无来决定用药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