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转危为安。赵磊 摄
核心提示 7月29日上午8时许,高邮经济开发区民生花苑小区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4岁左右小男孩从13楼爬窗坠落到地面,竟奇迹般活着。
虽然当时还活着,但是从如此高的地方坠落,孩子伤得不轻,当即被送入高邮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媒体报道后,不少市民惦记着这位小男孩,“从13楼摔下,这么小的孩子能撑住吗?现在小男孩伤势咋样了?”
记者昨赶赴高邮人民医院采访,发现,经过高邮人民医院举全院之力精心救治后,小男孩然然(化名)已经转危为安,转入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全院动员全力救治重伤患儿
7月29日上午8时40分左右,风驰电掣的120救护车给高邮人民医院急诊室送来一名4岁小男孩。该男孩是从13楼家中卫生间窗口直接掉落到地上的。“赶快救救我孩子!”家人含泪恳求医生。
这么小的孩子从这么高的地方坠落,这在院方的接诊史上几乎空白。时间就是生命,值班医生徐春华一边积极检查治疗,一边将然然的情况汇报给总值班。院方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全力救治然然。
患儿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神志模糊,呼吸微弱……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刻展开救治,经过CT和B超检查,发现然然的两肺严重挫伤、脾挫裂伤、腹腔积液、背部皮肤挫伤。
外科主任到了,胸外科主任到了,儿科主任到了,骨科主任到了,重症医学科主任到了,院长也来了……院方组织全院各科专家对然然进行会诊。
携手国内顶级重症医疗团队精心救治男童
当天,然然被送进重症医学科抢救。“看似平稳,其实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天一次CT复查,每天3次B超复查,严密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尿量以及各种检验指标,精心会诊商议治疗措施,患儿逐步平安。”据介绍,然然得以脱离危险,背后是两家医院共同努力的结果。
高邮人民医院院长沈哲介绍,今年国内重症医学顶级学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两名医护专家进驻该院,对高邮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提供指导与帮助。然然进入高邮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后,高邮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中大医院主任医师黄英姿、郭凤梅及主任护师朱艳萍的带领下,对然然的诊疗思维十分清晰。
“患儿进入重症医学科后,我们发现肺挫伤引起他肺部水肿加重。”ICU主治医师孙跃辉回忆说,发现然然的肺部水肿加重后,他们对然然每天进出液体量记录数据精确到毫升,用白蛋白以及精确的液体控制处理肺挫伤肺水肿。为了给然然开通直达心脏的静脉通道,朱凤琳护士长蹲了半小时,在患儿细如铅笔芯的血管中成功开通血管通道。
“在ICU里,我们专门有工作人员及时对然然的各项数据进行监测,一点马虎不得。”中大医院主任医师郭凤梅说,然然年龄小,病情有变化引起身体反应时,然然并不会和医护人员交流,因此他们必须要随时看护,动态观察。
与此同时,然然的病情还随时通过微信传递到中大医院医疗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微信群中,大家研究讨论然然的治疗方案。
负责任的治疗孩子转危为安 经过几天的治疗,然然病情逐渐稳定。8月1日上午,然然告别了ICU医护人员,转入普通病房。
记者昨在普外科病房见到了然然及其家人,病床上的然然在看动画片,意识清楚,能吃东西,还不时和家人嬉笑。然然母亲朱女士说:“多亏了医院的好医生,小孩才脱离危险,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采访中,然然的家人对记者说,刚开始他们对在高邮人民医院治疗也有着顾虑,“怕当地医院治不好,想转院。”不过在治疗过程中,他们感受到院方医疗团队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小孩脾挫裂伤,院方进行了讨论,决定保守治疗。”让然然家人印象深刻的是,院方治疗时考虑到然然是幼儿,而脾是幼儿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果断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方式,而非开刀摘除脾,这让家人非常感动。
现在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还时常来看看这位大难不死的男孩然然,这场爱心接力还在高邮人民医院延续。
扬州日报记者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