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人医科普】防治肝炎 健康你我

发布时间:2023-07-29 15:26:37浏览次数:

2023年7月28日是

13个“世界肝炎日”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640.png

7月28日上午,医院门诊一楼大厅内公共卫生科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向前来的就诊者发放肝炎防治宣传资料,在健康教育宣传橱窗设置肝炎防治科普知识专栏,还利用医院大电子屏滚动播放今年的宣传主题等形式进行宣传,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对肝炎防治问题的关注,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促进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等综合措施的落实,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努力消除肝炎的危害。

在一些义诊现场,志愿者们还和前来咨询的百姓们宣传肝炎知识和发放传单,让大家更直观、更清楚地了解肝炎,面对肝炎做到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

640 (1).png640 (2).png640 (3).png640.jpg

知识科普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人体的日常运转中承担着重要功能,那么肝脏起什么作用?肝炎对于肝脏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

640 (4).png

“加工厂”和“垃圾处理厂”

肝脏是人体的“加工厂”和“垃圾处理厂”,代谢蛋白质、糖和脂肪转化为人体所需能量、合成分泌胆汁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将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转化为对身体无害的物质排出体外。

 

“沉默的器官”

肝脏也是一个“沉默的器官”,肝细胞没有痛觉神经,发生病变时很难被察觉,部分患者因为黄疸、恶心、乏力等症状就诊时已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肝炎又有“隐形杀手”之称。

肝炎的分类

640 (5).png

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一类肝炎,传染性强,主要有甲、乙、丙、丁、戊肝五种类型。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000万丙肝感染者。乙肝、丙肝是导致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

酒精性肝病:酒精摄入量越大,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越高。

药物性肝损伤:任何药物都对肝脏有毒性作用,不合理用药易导致肝损伤。

脂肪肝: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造成,主要与饮食不当和营养失调有关。

自身免疫性肝病:同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

肝炎的传播途径

640 (6).png

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

乙型、丙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医源性传播。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依靠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只有感染了乙肝才可能患上丁肝。

肝炎的预防

甲肝、戊肝,要谨防“病从口入”。

甲肝和戊肝是“粪-口途径”传染病。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导致疾病传播或大流行。预防甲肝、戊肝要注意用餐卫生,勤洗手、不吃生食。

乙肝和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但是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一般不会感染乙肝、丙肝病毒。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乙肝患者如反复出现转氨酶升高,或肝组织学提示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的病变,建议专科就诊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可以长期控制,虽然无法将乙肝病毒彻底从人体内清除,但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丙肝尚无有效疫苗,但可以治愈。丙肝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及早检测是发现丙肝的唯一方法。所有HCV-RNA阳性患者均应治疗。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脂肪肝源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营养过剩、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重视的话,从脂肪肝到肝癌只需4步: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的最初阶段)→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轻度脂肪肝,最好的方法是控制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戒酒;中、重度脂肪肝,建议到专科就诊系统治疗。

640 (7).png

爱肝护肝小贴士

1、规律作息不熬夜

2、不抽烟、不酗酒
3、注意食品卫生、不吃霉变食物

4、健康膳食,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5、多运动,不超重

6、避免滥用药物,合理用药遵医嘱

7、拒绝毒品,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8、接种疫苗,预防肝炎

9、定期肝脏检查,积极治疗慢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