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儿科门急诊,“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诊量大大增加。手足口病正处于小流行期,它专挑幼儿园、学校等孩子聚集的场所“兴风作浪”,请家长朋友提高警惕,做好防范。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来更好应对它吧!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的症状。
我家小孩得手足口了吗?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处出现了疱疹或溃疡,与下图所示情况基本一致,那就可以诊断为手足口病了。出现该病时,除了以上表现,孩子还可能伴有乏力、咽喉疼痛等表现。除了手足口外,臀部也是皮疹的高发区,多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样。
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这些含有病毒的物质接触过的地面、墙壁、玩具可能有病毒附着,当然也有传染性。
当健康的孩子经口摄入这些病毒,比如玩了有病毒的玩具之后吃手;或者患病的小朋友拥抱时,碰到了皮肤上的疱疹,之后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毒附着的玩具、墙面等,都会导致发病。
另外,部分病毒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患儿打喷嚏时,健康的孩子正好吸入了病毒,也会导致得病。
我家孩子是重症手足口病吗?
有以下表现提示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需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 39℃,或者体温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
● 神经系统异常: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有时会伴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或肌阵挛(就是肌肉在抽搐);
● 心衰前表现:孩子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
重症手足口病先出现发热和神经系统异常,之后再出现心衰前表现。
所以,可以简单记忆为:只要孩子38.5℃大于3天,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就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行了。
手足口病后,怎么饮食饮水?
饮食清软糯为主:
孩子口腔疱疹在发病2-5天后会破裂形成溃疡,这时孩子会觉得嘴巴疼,尤其是吃东西的时候,所以进食就有讲究了。
● 建议给宝宝吃偏凉一些的食品,能缓解孩子的疼痛,或者给孩子吃些温的食品,不能是热的。
● 在性状上,要选择软糯的食品,硬的、干的、膨化的的食品就不要给宝宝吃了,否则越吃越疼。
● 味道上以不刺激的食品为主,过于酸的、辣的食品不能吃。
及时补水:孩子生病后,本来就不愿意喝水,再加上嘴巴疼痛,喝水更少。体内缺水后,身体机能会降低,疾病恢复就慢,还可能导致孩子脱水。所以生病后,一定要保证孩子饮水量足够,评价的标准就是孩子小便次数不减少,颜色透明或者淡黄色。
手足口病的疹子怎么处理?
能洗澡吗?能吹风吗?
一个字,等,等其自行恢复。普通手足口病时,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对孩子没啥影响,所以不用特殊处理。给孩子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就够了。皮疹不用避水,该洗澡就洗澡,也不怕见风,家里该通风就通风。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 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
● 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
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哦,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 注意食品卫生: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 不要乱舔东西:小宝宝都喜欢舔玩具,而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存活数天,健康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时,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所以不要让宝宝舔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哦,自己的玩具可以舔。
● 生病后要隔离: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疱疹里面的液体都干了(大约1周)才能出门,等孩子完全恢复正常后1周再出门更好(大约2周)。
● 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另外,再强调一点,家长们给孩子换完尿布后,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照顾孩子,准备饮食哦。
● 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拥挤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