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宪法宣传周】弘扬宪法精神 共筑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4 09:49:33浏览次数:

2023年是中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1周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进一步普及宪法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近日,高邮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弘扬宪法精神 共筑和谐社会 ”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

1.jpg2.jpg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讲解《宪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通过播放宣传大屏海报、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积极传播宪法知识,推动法治理念在医疗服务中的落地生根。

cbc0f7c351f6f63b213ec5f45cecf74.jpg52ae9db120f873349c3c8b95fa49581.jpg

知识科普

中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法律文书,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1. 制定历程:

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在历经数次修改后,1982年颁布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宪法的地位:

宪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属于最高法律地位,其他法律法规必须符合宪法规定。

作为最高法律标准,宪法的权威程度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3. 宪法的内容:

中国宪法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包括:

国家制度: 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

公民的基本权利: 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国家机构: 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国家经济基础: 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4. 宪法的修宪:

宪法修正案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修宪过程要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民主程序,保障了宪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5. 宪法的实施:

宪法作为法律的最高标准,要求全国各级行政、司法机关和武装力量等单位都要依法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实施还涉及宪法监督,即通过法院等手段确保宪法的实施。

6. 宪法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宪法可能需要不断修宪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宪法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旨在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促进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