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的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日常清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复用诊疗器械使用后不做预处理,或做完预处理后没有及时送往消毒供应中心,导致器械上出现被血液、锈迹等污染物附着,这不仅增加了消毒供应中心清洗难度,也给科室带来了经济损失,所以可复用器械做好预处理极为重要。
有很多医务人员不理解处理污染的器械不应该是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吗?为什么要临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做预处理,其实预处理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预处理?
预处理是指医疗器械使用后,为了增强清洗效果,提高医疗器械再生,而不及时进行初步处理。使用者应在使用后及时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明显污物,并根据需求,做好保湿。
二、为什么要做预处理?
1. 器械有效预处理,对于降低传染源转移风险至关重要。器械使用后,表面会附着大量血液、黏液、蛋白质等有机物,其中含有各种病源微生物,处理不当会产生热源,并伴有生物膜的形成。都有可能增加接触人员和造成环境的感染风险。
2. 有效预处理可以避免污物干涸和增强清洗消毒效果,器械使用后最佳清洗时间是15分钟到1小时,长时间拖延会开始着色、生锈。
3. 有效预处理可以预防器械腐蚀生锈、延长使用寿命,血液等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容易造成金属器械的氧化腐蚀,缩短器械使用寿命。
三、怎样做好预处理?
1. 器械使用后,立即用清水清洗或湿纱布擦拭器械上可见污染物。
2. 将器械上一次性部件去除,如刀片、针头。
3. 保持污染器械湿润,防止污垢干结,可喷洒酶产品或覆盖湿毛巾。
4. 到空容器内液体。
5. 器械分类处理,整套器械应码放好,一并放在弯盘或器械盒里。
6. 将科室内用完的污器械包预处理后,统一放进周转箱密闭式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
对可复用器械实施正确的预处理,可以提高清洗质量、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院内感染、减少医院支出。正确的护理和处理可复用器械是每一个接触人的职责,您的举手之劳可共筑院感防控美好明天,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守护每一件医疗器械为己任,重视和落实复用器械的预处理,让病菌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