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普外血管外科在况成才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成功独立开展多例大隐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开启了我院下肢静脉曲张治疗领域新的篇章,此手术是在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EVLT、SEEPS、微波消融术的既有成熟手术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另一种技术,帮助患者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日,选择创伤更小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即可下地,术后一到两天出院,几乎没有出血,没有疤痕,手术切口仅为0.3cm。
一、什么是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皮下浅静脉,在足背内侧起自足背静脉,在下肢内侧上行,直至腹股沟处。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在小腿内侧,严重的可向上扩展,直达大腿内侧,甚至全下肢都可看到迂曲成团的曲张静脉。这部分病人的下肢静脉曲张主要发生在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因此叫大隐静脉曲张。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大隐静脉曲张占90%以上,也常有人(甚至很多外科医院)把下肢静脉曲张叫做大隐静脉曲张。
二、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2.职业因素。受凉或者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
3.其他疾病因素。单纯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功能不全(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疾病容易患静脉曲张疾病。
三、大隐静脉曲张的危害?
1.静脉曲张发生后,由于血液的倒流导致下肢静脉内形成高压而瘀血,长期的瘀血导致下肢皮肤的营养不良,一旦破溃很难愈合,形成难治性溃疡(老烂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2.隐静脉曲张并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出血量小时可自行止血,如出血量太大,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3.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血栓可以沿着浅静脉蔓延到深静脉导致深静脉血栓,严重者因深静脉血栓的脱落而引起危及生命的肺栓塞。
四、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静脉曲张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分为C1至C6,6期,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物理疗法(压力疗法)。用弹力绷带包扎、循序加压弹力袜等。
2.药物治疗。可服用我院院内制剂、中药汤药等来减轻水肿或下肢沉重等症状,但不能彻底治愈静脉曲张。
3.手术治疗。结合自身身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就是传统手术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
静脉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利用热能消融闭塞功能不全静脉的微创手术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在静脉血管中,置入一根特殊的导管——静脉射频导管,导管头端是5-7cm长的金属端,可以通过特别的机器加热,从而使用热能闭塞静脉血管。一般在手术后回到病房马上就能下地行走。在完成静脉射频消融手术后,我们推荐患者正常行走活动,在术后2周避免剧烈体育活动或者负重运动。
优点:本手术方式可采用局部麻醉或者椎管内麻醉,一般手术后立马就能下地行走,需穿医用弹力袜作为术后压力治疗辅助手段;射频消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闭合更完全、美观、痛苦小,复发率更低,可立即下地活动等特点,是广大患者朋友的更优选择。
我院普外血管外科将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诊疗服务,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医,看好病。
专家介绍
况成才,男,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四肢动脉疾病学组委员;扬州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会委员。担任高等医学院校讲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全国巡讲活动特邀讲师,一直从事普外科及血管外科临床、科研工作,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主持并完成江苏省市厅级课题两项,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7篇,参编专著主编两部,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扬州市新技术引进将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