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市人医工会联合汪迷部落文学社在汪曾褀纪念馆举办了《汪曾褀散文》阅读分享会,市文联主席赵德清、医院副院长苏辉、汪迷部落文学社社长姚维儒,以及来自医院的读书爱好者、汪迷等50余人出席了活动。
活动前,汪曾祺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带领大家进行了参观,展馆通过实物、照片、投影、视频等全面生动地展现了汪老先生著书立说、潜心创作、趣味人生的大师风范。
随后,市人医副院长苏辉为活动致辞,他说道:“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是‘邮文化’的金字名片。汪老热爱生活,他的文章源于普通日常生活,语言朴实,家乡人读汪文更有一种亲切感。我们举办诵读会,用这样的方式学习、感受、体会生活的美,也是弘扬‘邮文化’的体现。今后,希望工会多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氛围。”
阅读分享会在一曲优美的钢琴声中拉开了帷幕,首先是呼吸内科护士长郭芳朗读汪老的散文《故乡的元宵》。她声音清亮、平和,很契合汪老淡然的笔调,将汪老“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间送小温”的文风,表现得恰到好处。她的朗读,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随后,来自心内科医生周永胜、人力资源科王菲、泌尿外科谢欢、嵇静、手术室张巧武等人,饱含深情地诵读了汪老的《我的父亲》,把一个有爱心、能看病、懂武功、会刻章、爱乐器的,可爱可亲的父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诵读环节结束后, 汪迷部落文学社社长、资深研汪专家姚维儒、南海中学徐松老师分别围绕《故乡的元宵》中“灯”的意象及其内涵、汪老散文的语言魅力和《我的父亲》写作艺术等方面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高邮市文联主席赵德清从朗读、朗读的文章、朗读的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他说:“很高兴看到现场这么多年轻的面孔,今天八位朗读者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从总体情况来看,大家还停留在读书的基本层次。朗读可分为三个层次,即阅读、朗读和演诵。要把握好文章的音节、韵律和段落,要有起伏,有轻有重。要注意情绪、情感和情怀,要将文章的情景再现,做到情绪饱满,把握作者的情怀。努力做到声形合一,与文章产生共鸣,要领悟作品的意境,融入并有创新。”
最后,经现场观众投票评选,呼吸内科郭芳、胃肠外科仇周航、ICU何凯分获朗诵前三名。